国外的足球文化和国内相比,你认为有哪些差距?
一:足球运动的发展时间,西方真正的足球运动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足球文化和底蕴都是现在中国不能比拟的,体育运动和经济发展不一样,确实需要氛围和环境。
二:职业性的差距,所有的足球规则都是由西方发展而来,团体性的运动不但需要优秀的运动员,更需要职业性的管理来进行规范和指导。
三:众所周知,青训是足球运动的基础,没有青训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给养。由于中国特殊的上层体制,缺乏职业性的前瞻工作。更是由于遭遇惨痛的假赌黑,让中国刚刚起步的足球运动遭受毁灭性打击,以至于目前足球人才断档。也侧面反映出中国足球资源的贫瘠人才的匮乏。中国足球既没有在世界足坛有影响力的足球运动员,也没有有影响力的足球教练,更没有有影响力的足球裁判,方方面面都统统落后,基础建设更是空口大话薄弱至极。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人的教育思维和国家的教育模式。
四:急功近利的赌博式管理,足球运动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足协没有做到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非职业的管理,没有长远的规划和合理的分工,在青训和营造足球大环境的工作中十分失败。总之目前来说,中国足球运动和西方足球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管理层、球迷、媒体都显得急功近利,也不能沉下心给环境和从业人员失败的时间。
五:缺乏与国际接轨,自律精神和素质高的青训团队,足协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与资金扶持民间青训。相信民间的力量,改革的力量,重点是发现精英,培养精英。发现培养的精英成才后要重奖,探索一至多种有效的成功模式来推广。
我国国内足球和外国相比,差距在哪里?
我国国内足球和外国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差距,西方足球是工业化,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足球,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优良的历史传承;中国足球群众基础及市场需求均比较好,但与市场化转轨中发展对接有错位,资金过热而人才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方式粗放,行政干预过多,忽视产业化人才培养。
第二个方面的差距,中国队员在喜欢足球方面远远不如日本队员。中国队员只是为了踢球而踢球,心里并不怎么喜欢足球,日本队员则相反。日本队员作风顽强,有必胜的信心 。中国队员却是作风松懈,想赢怕输。日本运动员训练刻苦,超额完成训练任务。中国队员却是在应付,身体素质远远不如日本队员。
第三个方面的差距,日本队员专心训练球技,精益求精,中国队员却是抽烟喝酒文身,对球技不感兴趣。日本队注重配合,协同作战。中国队却是个人逞能。日本队员懂得足球是在全方位对抗,中国队员只是表面上知道踢球。
第四个方面的差距,选拔机制要选拔出来有天赋的球员,没天赋的练不出来,要特别重视身体协调性的选拔。在正式比赛之前,要对球员的基本功进行足够的训练。这也是中日球员的重大差别。
第五个方面的差距,日本球员很享受足球,停球,技术,基本功很好,很喜欢球,反观国内球员看到球很紧张,很恐惧,怕犯错,像拿到烫山芋,赶紧甩给别人背黑锅,很不自信来自于能力,基本功的不足!
第六个方面的差距,主要差的是基本功,就好比一个人武功太差,平时又懒得训练,训练强度就像过家家一样,上场不被按地上摩擦才怪!再就是心态,遇到什么都能崩溃这样的心态能打过谁?
中国足球和外国相比,不同在哪里?
中国的体育事业发达,但也不乏有不足的体育运动,其中国足就是在大众眼中的弱势体育项目,与中国的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国足显然十分落后,中国能在其他的球类运动上有十分大的成就,为何偏偏在国足上相差巨大呢?那么中国足球和外国的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有差在哪些地方?
在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上,运动员的培养缺少灵活性,中国体育的培养模式大致都是相同的,但这种培养模式在足球上却有着大大的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不能够使人才被发掘出来。另外在比赛体制上,中国的比赛体制与欧洲相比,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在运动员的激励上,中国培养人员会缺少对运动员的激励。
其实除了在人员的培养和挖掘不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东方人大多没有西方人生的健壮,这一点在篮球上也能看得出来,像姚明这样的NBA球星,在中国也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身材发育上都有着弱势的地方,所以欧洲足球运动员相比,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在力量和速度上还远远不能够与他们相比。
欧洲的许多地方都宣扬足球文化,甚至许多家庭也是足球界的精英家庭,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能够培养对足球的兴趣和足球的能力。但在中国,足球宣扬能力不够,有许多孩子不愿踢足球,甚至家长会心疼他们受伤而阻止他们去做踢足球这样的运动,这就大大减少了少年优秀足球人才的数量。此外,足球场地相比篮球场地也少的多,足球文化宣扬力度不够,国足又怎能蓬勃发展呢?
在足球上中国球员和欧美球员差距有哪些?
中国球员和欧美球员差距主要有三点:
身体素质: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大概可以看成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协调性,还有一个球感。
这四个因素里面,跟欧洲顶级球员差的最多的,是肌肉力量,这里面最主要的两点就是爆发力和身体对抗能力。特别是爆发力,这真的就是跟人种有关了,靠后天也无法弥补的硬伤。爆发力的差距从奥运百米比赛里面就能看的很明显了,亚洲(黄种人)现在的极限大概就是10秒,这跟白人和黑人9秒几的水平差距多大不用说明了。足球场上,爆发力往往意味着,无球冲刺速度、有球突破速度、还有射门时小腿摆动频率(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看看现在足坛两大双子星梅西和C罗,这项能力无疑是最强的,这也是成为巨星必要的技能)。
另一方面,就是身体对抗能力了,肌肉力量不行,身体对抗就差,欧洲顶级联赛的身体对抗强度,是对于国内球员最大的障碍了。在场上别说护球,在对方干扰下很可能就是接不到球,无法完成自己的技术动作。不过看看日韩目前在欧洲联赛效力的球员,都已经做的足够好,所以中国球员只要通过训练和饮食等方面是可以改善的。
关于肌肉耐力,差距就没那么大了,看看之前效力曼联的朴智星(外号朴三肺,就知道有多能跑了)。不过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是,亚洲球员在比赛强度大的时候,身体恢复能力明显没有欧洲球员好,欧洲各大联赛的比赛密度(英超最变态)现在的中国球员根本无法适应,看看恒大就知道了,日韩在欧洲效力的球员也能看出来跟欧洲球员的差距(明显在这种强度下,黄种人更容易受伤)。
身体协调性,黄种人跟白人。黑人没有明显的差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优势的,看看咱们国家那些杂技演员,无疑通过适当的训练,中国球员的身体协调性绝对不会比欧洲球员差。至于协调性有多重要,看看梅西就清楚了。
球感是足球场上最重要的能力,很多天才之所以被称之为天才,无疑就是因为出色的球感,这东西很玄乎,七成靠天生,三成靠后天习得,另外需要经常踢球来保持球感,不然这与生俱来的能力也会退化掉的,这也是中国目前没人才的一个原因,孩子全去学习、上各种补课班、玩电脑了,就算有那么些个天才也都埋没了,这样的教育制度和社会舆论环境造成孩子都没机会踢球。
意志力:
意志力准确的又可以叫求胜欲,经常在电视转播上看到,中国联赛球员在比分落后时或打平时,还在漫无目的的在场上慢跑或者走路。比赛沉闷的局面经常出现,有时候反倒是外援在满场飞奔,中国球员倒是无欲无求。很明显外援对胜利的渴望是本能的,但是中国球员没有求胜的欲望,肯定无法获胜胜利,运气也不会站在中国球员身边。
足球技术:
足球技术这方面差距准确的来说并不是非常大,只是中国球员没有欧美球员那种想法和自信心,有的时候是不敢做出技术动作,怕失误。有的时候是没想到可以在那个时机做那个技术动作,欧美球员就是敢想敢做。而中国球员在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西方足球的来源是什么?
西方足球,也就是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英国和丹麦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由于英国对丹麦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现在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卫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所以上场比赛的队员就是十一人了。
1835年,在英国设菲尔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 1863年,在英国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从此,有组织的、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足球运动开始从英国传遍欧洲,传遍世界。在19世纪末,足球运动在西欧国家已相当普及。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就将足球列为比赛项目之一,结果丹麦队以9:0 战胜希腊队,成为奥运会足球比赛的第一个冠军。
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并推选法国人盖兰为第一任国际足联主席。1958年7月,国际足联前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