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广东足球(94年广东宏远足球队)

当年广东足球的“广东四杰”,如今他们的现状如何?

眼下的国内娱乐圈,各种层出不穷的男团组合出道,走的都是所谓的花样美男路线。不仅毫无美感,也缺乏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更是给追星的青少年作出不好的榜样。上世纪的广东足坛,在不同的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一些“男团组合”,今天硬腿子就带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50-60年代:广东足球五虎将

1958年底,为了备战次年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体委任命原广州队主教练、前国脚郑德耀担任球队主教练,并以原来的广州队班底组建成广东省足球队参赛。

郑德耀

这支全新的广东队在预赛阶段南宁赛区中表现十分神勇,小组赛6战5胜1平进25球,仅失2球,以小组第一昂首杀进决赛阶段比赛。

决赛阶段,广东队与四川、辽宁、上海一起被分在第二小组。结果广东队胜辽宁上海,负四川,以2胜1负继续名列该组第一,杀进前六名分组。

与广东队一起分在前六名分组的队伍分别为河北、陕西、辽宁、八一、北京。由于广东队此前的表现过于亮眼,各队都开始对其进行重点照顾,针对广东球队带球技术出色的特点,其余各自球队都开始采用犯规战术来组织广东队的进攻,最终广东队5战1胜1平3负名列第五,结束了一运会的征程。

虽然广东队最终没能闯进前三甲,但是球队的表现还是获得专家和球迷的一致认可。其中,程洪森、杨霏荪、关辉舫、黄福孝和廖德营被外界合称为广东足球五虎将。程洪深、杨霏荪在两个边路的突破传中可以说是广东足球两翼齐飞的最早雏形,而关辉舫、黄福孝两个小个子球员在中路犀利的突破更是让对手防不胜防,关辉舫更是因为带伤拼到骨裂依然不下火线,被球迷送上花名“钢条”。

从左到右:张文禄、胡鸿斌、林效才、杨霏荪、廖德营、冼永泉、程洪森、陈汉粦、关辉舫、黄福孝

杨霏荪和程洪森

左起:张文禄、胡鸿斌、黄福孝、林效才、杨霏荪、关辉舫、廖德营、冼永泉、陈汉粦、程洪森

可以说,程洪森、杨霏荪、关辉舫、黄福孝和廖德营五位球员组成的广东足球五虎将,是广东足坛的第一代男团组合。

70-80年代:广东四杰

进入70年代,广东足球开始迎来一位对南派足球影响极为深远的重要人物,那就是苏永舜。

苏永舜

其实苏永舜早在60年代就曾经担任过广东队主教练,只可惜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被中止。1973年,当苏永舜第二次成为广东队主帅之后,他为广东队培养出一批非常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除了此时已经在国家队中长期集训的容志行之外,如何佳、蔡锦标、陈熙荣、关至锐、禤洁球、杜智仁、欧伟庭、古广明等人都是各级国字号球队的常客。

容志行、蔡锦标、欧伟庭、何佳

这其中容志行、蔡锦标、欧伟庭、何佳又被球迷们送上广东四杰的称号,成为广东足坛第二代男团。

80年代:兴宁一县六国脚

进入八十年代,广东足坛迎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组合,一共六名成员,而他们成团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县城,那就是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

从左到右:张小文、郭亿军、谢育新、罗庆、伍文兵、蔡锦标

这六名国脚分别为:横跨年维泗、苏永舜、曾雪麟等多任主教练的国家队主力中后卫蔡锦标;能够胜任中卫、中场、中锋等多个位置的万金油郭亿军;中国首位留洋的球员谢育新;在国家队中只要进球就必然是价值连城的张小文;在广东队六运会夺金决赛助攻麦超的伍文兵;以及曾经入选过国青队、善于扑点球的门将罗庆。

郭亿军、谢育新、伍文兵和张小文

据说这六名球员中,谢育新、郭亿军、张小文、蔡锦标都出自于兴宁城镇三小和兴宁一中。一个县在同一个时代内,为国字号球队贡献六名国字号球员,不敢说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

(备注:原来兴宁一县六国脚,说的应该是谢育新、郭亿军、张小文、蔡锦标、伍文兵,再加上一位女国脚吴伟英,这里因为男团这个设定,将吴伟英替换成罗庆,还请各位看官知晓。)

90年代:太阳神双子星

进入90年代,广东足坛开始悄悄发生着变化,曾经的老大哥广东队被小弟广州队赶超。1990年,原广州青年队教练周穗安出任广州一队主教练,广州青年队中彭伟国、胡志军、黄洪涛、蔡庆辉、沈嵘、彭昌颖、陈耀华、罗文胜等一批小将也被调入广州一队中。

1988年广州青年队合影

1990年,广州队获得甲B亚军重返甲A。1991年 ,回到甲A的第一个赛季,广州青年军就在联赛中双杀徐根宝执教的国奥队,这也让徐根宝一眼就看中了这支广州队的中几名球员,并将彭伟国、胡志军、沈嵘、蔡庆辉几人招致麾下。

1994赛季,首届职业甲A联赛正式开战,已经挂名太阳神的广州队在主教练周穗安的带领之下,以彭伟国、胡志军二人为进攻核心,在甲A赛场上刮起了一股南派足球旋风。

赛季结束,广州太阳神以11胜5平6负进36球失27球积27分获得职业联赛元年的亚军,“胡椒”胡志军以17球荣膺首届职业足球甲A联赛金靴,“国仔”彭伟国获得金球奖,太阳神双子星不仅球技出色,出众的外形和气质也在球场内外收获了无数的粉丝。

以上就是本期硬腿子为大家介绍的广东足坛曾经的“男团组合”,各位球迷们对他们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应,或者大家心目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足坛组合,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广州足球的历史是怎样的?

在太阳神抽身而去之后,广州足球命运飘摇。吉利入主又迅速离去,在受让股份的情况下拉香雪入伙,以“嫁女陪嫁妆”的方式让日之泉接手。没有政府支持的广州足球,陷入孤苦伶仃无人要的最凄凉境地。直到政府强势介入后,广州足球终于结束了那种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求存的历史。 拿不到政策只有转头离去 在2001年太阳神退出以后,历史把浙江的吉利集团推到广州足球的风口浪尖。在.接手广州队后,这一年吉利差点冲上甲A。但是在短暂的一年投入了2000多万后,吉利集团始终没有拿到他们想要的政策于是黯然离去。 广州足球俱乐部又一次进行了重组。为了招揽下一个东家,足协方面使尽浑身解数,最终把香雪集团请了进来,但条件有点苛刻——香雪集团800万冠名,还无偿占有了俱乐部30%的股份。对此,一位广州足球的名宿冷笑着评价:“以后广州足球一旦再转让,如果是1000万,那不是要再送300万给香雪?香雪做的真是一笔好生意啊!”道理谁都懂,广州市足协的一位负责人在完成转让以后大吐苦水:“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其中利害啊?但有什么办法?现在是求着别人来接手,没人要啊!” 香雪做了一笔价廉物美的买卖,广州足球的投入也进入了历史最低谷。2002年的甲B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广州队在甲B联赛中垫底,到年底一结算,800万的冠名费用居然还有300万剩余。500万,这恐怕是中国一个甲B俱乐部一年花费的创纪录的最低费用,球员不满意,“没有赢球奖,仅靠每个月的工资,我们喝西北风去啊。”就是这一年,香雪基本上奠定了广州队未来几年的工资基础,一线球员的工资从两千元到八千元,没有赢球奖,他们瞬间变成了工薪阶层,唯一的好处是,与其他的甲B俱乐部纷纷闹出拖欠工资的新闻相比,广州队的队员总能准时领到他们的工资。 越秀山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一场比赛居然只有几百人在观看,球票开始卖10元,后来在开赛前随便花上两块钱就能买到一张票,再到后来,大门敞开,大家随便进来吧,反正进来的人也不多。面对如此情况,香雪集团非常不满意:“这样搞下去有什么意思?球迷都不愿意来看球了!” 但是,香雪集团在2003年却眉开眼笑,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香雪集团药的销量节节上升,他们这一年的销售额排在全国医药厂家的第36名!这就是足球载体的广告威力,没有2002年的冠名,有多少人知道香雪集团是干什么的?与此相对应的数据是,2003年,受非典影响最重要的中南、华北成了感冒药投放的重灾区,投放额分别为3279.58万元和2493.24万元,各种品牌的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中药产品一拥而上,纷纷投身到规模庞大的广告热潮中去,而香雪,却坐拥冠名广州足球之利,事半而功倍。 这两年对于广州足球来说,等于又回到了起点,香雪只起到一个赞助商的作用,广州俱乐部的全称为广州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还是广州市足协的秘书长杨旭,职业联赛打了十年,把广州足球又打回了原形。所谓纯而又纯的市场足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得焦头烂额。这时的彭伟国已经退役回到广州,他坚持着有时间就在天河体育中心去跑步,但是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他一声长叹:“这样下去,广州还有谁愿意踢球?辛辛苦苦踢那么多年,就算踢到一线队,像香雪的球员一年只拿这么多钱,有什么吸引力?” 广州足球界焦急万分,他们提到最多的是政府支持,没有政府支持,广州足球根本没有翻身的希望。唯一值得庆幸的是,2003年的广州队进行了人员的大调整,取得了甲B联赛的第三名,比起2002年的副班长地位,总算有个交代了。 2003年的第三名,加上每场比赛都有两万多观众捧场,看起来广州足球是逆流而上。一家本地媒体找到俱乐部一位负责人:“我们想做一个专题,我们广州足球为什么能风景独好,你给我说说吧。”负责人说:“不好不好,你知道我们每场比赛买票进场的有多少人?区区200人啊!”这位记者走的时候,负责人千叮嘱万吩咐:“兄弟帮帮忙,千万别写出去啊,影响不好啊!” 无人问津只好“嫁女送嫁妆” 香雪时代的两年,虽然时世艰难,可广州足球总算是平稳过渡,队员们虽然赚不了什么钱,可总算能准时领到他们的工资,但是到了2003年底,广州足球又一次到了十字路口。 原因来源于中国足协的规定,俱乐部属于体育局的股份必须剥离,也就是说,广州市体育局必须把手中70%的股份卖出去,重新给广州足球找一个东家。 一出好戏上演了,广州足协先是开价2500万,但其中包含价值1000多万元的基地,以甲B联赛第三名的成绩来说,这个价格并不高——广州足协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实之残酷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本来和香雪制药合作的两年也算愉快,所以广州市足协方面本来希望香雪集团能够接手广州足球,但是香雪似乎和广州足球缘分已尽,一直按兵不动。香雪不急,可是广州市足协急,除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表示了一定的意向之外,几乎没有人问津。拖得实在没有办法了 ,广州市足协又只能做出了零转让的方案,即接手企业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得到广州香雪队的一、二、三线队和中甲的参赛资格,令人心酸的是,零转让还是没有人要。 这是广州足球最凄凉的一个时刻,队员们都人心惶惶,因为广州市足协的确向他们透露过这样的风声:“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真的没人接手,那只能解散了!”在如此情形下,有的本来已经有广州的一些大学学籍的球员真的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做一个真正的学生。 在无奈之中,广州市足协只能上演“嫁女送嫁妆”的好戏,终于打动了与广州市足协合作了两年搞乙级队的东莞日之泉集团。他们答应接手广州香雪队,但条件自然也苛刻,除了零转让之外,广州市足协还必须在外援和教练的引进、训练和比赛场地的使用、球员宿舍的租赁等多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有人评估,这笔费用其价值也不低于300万元。对广州足球而言,这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城下之盟,但广州足协又无可奈何,要想参加中甲联赛,广州市足协必须彻底退出足球俱乐部的股份。在求人接手的情况下,只能将球队像垃圾一样甩出去。那70%的广州市体育局的股份最后卖了多少钱?一元,这就是当时广州足球的价值! 与日之泉集团签定城下之盟后,广州足球进入了日之泉时代。广州队仍然能保持在中甲联赛的前四水平,但是离冲进中超的希望却越来越远。实际上,对于日之泉能搞多长时间的担心从日之泉接手的时候起就有,一位在广州足球界工作过多年的资深人士就担忧:“像香雪、日之泉这样的民营企业,他们投资足球两年就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广告目的,我们做过研究,像中甲的知名度,特别适合区域性的品牌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一旦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会考虑继续投下去值不值得。所以日之泉会不会继续搞下去,能继续搞多长时间,我们都没有底。说到底,足球就是一门生意。”这样的猜测的根本意思就是说,日之泉没有太多钱,而足球属于特别烧钱的行当,对于这个猜测,林勤说:“谁说我们没有钱?我们日之泉的水扔出去,能把说这些话的人全部砸死!” 完不成任务只有请你走开 话虽如此说,随着广州队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中甲联赛的碌碌无为,广州市体育局和日之泉的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广州市体育局一直对日之泉的冲超态度有疑问。为了冲超,2005年,广州市体育局对日之泉的支持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广州队的训练和住宿用的都是体育局的地方,体育局免了费用;今年日之泉的招商引资遇到困难,于是体育局又说服市政府出面,500万把胸前背后广告卖了,100万把袖口广告卖了,甚至,市体育局直接拿出了400万给日之泉,作为日之泉冲超的资金,再加上建基地、养后备队,直接给日之泉俱乐部增加了1000多万的收入,这绝对是广州足球历史上的大手笔,目的无他,不过是希望广州队能早日冲上中超——日之泉方面对此心知肚明,俱乐部一位高层甚至跟体育局的领导开玩笑说:“如果广州队冲上了中超,你就能去当广州市副市长了。” 但是,日之泉在联赛中始终没有交出满意答卷。于是,2005年7月的麦超下课成为导火索。广州市体育局对于此事颇有微词,认为日之泉在冲超的关键时刻自乱阵脚,而日之泉方面也对于广州市体育局的态度耿耿于怀:“我们俱乐部内部的事情,凭什么体育局要指手画脚!”经历此事后,虽然麦超此后还是回到了广州队当主教练,但是那层窗户纸已经被彻底捅破。 至2006年初,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很清楚,虽然日之泉坚持着不肯退,被逼急的林勤最后发了狠话:“广州队是我的,如果要我退出,那广州市足协要赔偿我的青春损失费。”——但是,日之泉毕竟抵挡不住舆论强大的攻势,重要的是,已经找到政府支持的广州足球的腰板重新硬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广州市体育局打的旗号光明正大:“以日之泉的实力,恐怕难以支持广州足球冲上中超,广州再没有中超球队,全市人民不答应啊!”最终,超大型国企广药集团接手广州队,广州市足协的一名领导一直在念叨的“一定要找一个热爱足球的大老板才行”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但愿这是广东足球又一个春天,从此结束那种一直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求存的历史。但是历史远不如人们想象的如同一条直线一样前行那么简单,广东足球这个中国足球的南方重镇在衰落了十年以后能否再擦亮自己的招牌,未来如何,仍然不是肯定之数。

1994赛季中国足球甲b联赛各队队员名单

1994年全国足球甲级队(B组)联赛

(1994年4月16日——11月12日)

名次

青岛海牛(升级)

天津一队(升级)

广州二队

佛山

武钢一队

火车头

天津二队

湖南金象

广西华海(降级)

河南建业(降级)

武钢二队(降级)

沈阳部队(退出)

注:1、由于沈阳部队退出联赛,本年度甲B联赛只有11队参加。

1994年中国足球甲级(B组)联赛射手榜

  10球 蔡晟(武钢),纪捷(深圳),黎梓菲(广州松日),程海峰(上海大顺)

   8球 埃迪、张伟球(佛山)

   7球 米沙(深圳)

   6球 古兴祥(佛山),徐智群(火车头),朴俊杰(沈阳华阳)

   5球 王东宁(深圳),张波(武钢),吉玛(上海大顺),刘庆(大连毅腾)

   4球 左文清、徐勇(深圳),周文栋、冯民智(广州松日),赵昌宏(北京首钢),

吴军(江苏),沙萨(沈阳华阳),徐峥、钟俊(湖南莱孚),张军(武钢)

   3球 共19人(名单略)

   2球 共33人(名单略)

   1球 共38人(名单略)

  赛季总进球数:302个(平均2.75个/场。共110场)

各 队 简 况(资料截止1994年)

青岛海牛:原青岛队。现为青岛海牛俱乐部代表队。

天津一队:原天津队。现为天津足球俱乐部代表队。1980年甲级联赛冠军,1957、1983(北区)、1984、1987年甲级联赛亚军。1958、1961、1963、1982、1988年甲级联赛第三名。1992年因全队赴荷兰留学训练,未参加联赛,经中国足协批准,保住甲级(B组)席位。

广州二队:广州太阳神二队,曾名“广州华南队”。隶属广州太阳神俱乐部。

佛山队:1988年组建。现为佛山足球俱乐部代表队。1989年乙级联赛冠军,升入甲B。

武钢一队:原湖北队。现为湖北武钢足球俱乐部代表队。1972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足球比赛冠军,1986年甲级联赛亚军。

火车头队:中国火车头体协队,曾名“火车头雅仕队”,新中国最早的足球队之一。现为中国火车头足球俱乐部代表队。1951年全国足球比赛大会第6名;1954年和1955年分获全国联赛第4、第3名;1978年重组,1989年升入甲B。

天津二队:又名为“天津科尔西纳队”。隶属天津足球俱乐部。

湖南金象:原湖南队,1958年组建。现为湖南金象俱乐部代表队。最好成绩为1975年全运会第8名;1973年全国联赛第6名。1985年乙级联赛亚军,升上甲级,1989年降回乙级。

广西华海:原广西队。曾名“广西银荔队”。现为广西华海俱乐部代表队。1965年全运会第六名;1980年升入甲级,次年降回乙级。1991年获乙级联赛亚军,升上甲B。1992年为甲B联赛第8名。

河南建业:原河南队。又名“河南郑州搪瓷总厂队”。现为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代表队。1989年甲B联赛冠军,升上甲A,次年又降回甲B。

武钢二队:原武汉队。曾名“武钢队”。现隶属湖北武钢足球俱乐部。

中国足球职业化前,各支球队的冠名都叫什么?

四川全兴 四川大成四川冠城前卫寰岛重庆寰岛重庆隆鑫 重庆立帆天津三星 天津泰达 天津康师傅广州松日 广州太阳神 广东宏远青岛海牛 青岛海信波导战斗 辽宁中誉 济南泰山将军延边现代上海申花 上海中远 上海联城 西安产霸大连万达 大连实德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介绍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的前身是广东省队,是广东足球老牌劲旅,下面是我为你介绍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简介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于1992年9月15日由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成立,1998年3月宏远集团购买俱乐部全部股权,使其成为宏远集团全权拥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队,队员的人事关系都转到了集团,算作宏远集团下属企业的职工。2001年12月9日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将其一二线队及甲B资格转让给了青岛海利丰,仅保留三四线队。2003年7月3日经过重新注资成立了新的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中文队名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 外文队名 Guangdong Winnerway Football Club 运动项目 足球 所属地区 广东 成立时间 1992.9.15 主场馆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最初主场) 容纳人数 20000 主要荣誉 1995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殿军

1999年中国足球甲B联赛季军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荣誉堂

顶级联赛赛冠军:1次(1979年)

全运会冠军:2次(1975、1987年)

全国锦标赛冠军:1次(1960年)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

广东省足球队

1985年1月2日成立

广东万宝足球俱乐部

1992年9月15日成立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

2003年7月3日重组为

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球队历史

广东宏远的前身是广东省队,组建于1958年,它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足球队之一,1992年9月15日,东莞市的大型乡镇企业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成立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当年,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宏远成为中国足坛首吃职业化螃蟹的球队,1994年在中国足坛开引进内、外援的先河。宏远足球当时曾是广东人最引为骄傲的球队,在中国足坛素有“华南虎”的美誉,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甲 A球队之一。

1985年1月2日,广东足球队与广州万宝冰箱厂共建的广东万宝足球俱乐部成立。1992年9月15日东莞市的大型乡镇企业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成立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1997年广东宏远以甲A第12名的成绩降入甲B,1998年3月宏远集团购买俱乐部全部股权,其成为广东宏远集团全权拥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2001年12月9日广东宏远的一二队及甲B资格以1800万元的价格被青岛海利丰收购,仅保留三、四线队。2003年7月3日经过重新注资成立了新的东莞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知名球员

池明华

区楚良

谢育新

黎兵

马明宇

李海强

凌小君

李玉展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联赛战绩

九四年甲A第七名 积分:23 进球:28 失球:21 精彩赛事:第八轮以2:1战胜当年冠军大连万达队;

九五年甲A第四名 积分:40 进球:35 失球:22 精彩赛事:第六轮2:0胜大连万达队;

九六年甲A第九名 积分:25 进球:20 失球:25 精彩赛事:第十轮1:0胜北京国安队

九七年甲A第十二名 积分:16 进球:16 失球:38精彩赛事:第十轮1:0广州太阳神;

九八年甲B第五名 积分:30 进球:31 失球:32 精彩赛事:第十轮2:1胜上海浦东队

九九年甲B第三名 积分:39 进球:32 失球:24 精彩赛事:第五轮2:0胜云南红塔队;

2000年甲B第七名 积分:28 进球:27 失球:31 精彩赛事: 首轮以3:0大胜赛季结束后升上甲A的陕西国力队;

主场及容量

1998年前:广东省体育场30000人;

1998年: 韶关西河体育场 25000人

1999年: 柳州市体育场25000人;

2000年: 南宁区体育场25000人;

2001年: 南昌体育场20000人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